8月28日,长沙市2025年秋季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收费标准正式发布。从免费政策落地、收费标准细化、乱收费治理到困难学生资助,构建起全链条收费管理体系,为新学期开学保驾护航,切实保障学生与家长权益。
义务教育阶段公办“三免”,民办收费划红线
此次发布的收费标准明确,长沙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及原执行公办标准的行业举办学校,继续全面免收课本费、教辅资料费、作业本费,学生仅需缴纳少量自愿选择的服务性收费。在公办校就读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,收费标准与本市户籍学生完全一致。
针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,方案要求其免收课本费,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公办校进一步减免相关费用。同时,民办校收费被划定严格红线:严禁以“包过线”“包录取”“包就业”等名义与家长签订协议并收取额外费用,不得虚假承诺、虚高收费。
普高与中职分档定标,减免政策暖人心
公办普通高中收费按“省级示范性高中”和“其他高中(含市级示范性高中)”分两档设定。


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公办普高学生,方案明确免收学杂费和教材费,确保资助政策精准落地。中外合作办学收费则需经市发改委、财政局、教育局联合审批,杜绝擅自定价。
更暖心的是,继续对公办中职学校(技工学校)和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、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职学校(技工学校)全日制在籍在校学生(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)免除学费。
收费红线严监管,退费公示保权益
为杜绝乱收费,方案列出明确的“禁止清单”:严禁将讲义资料、试卷、电子阅览、午休管理、饮水、商业保险、军训费(除伙食费外)等纳入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;严禁中小学补课乱收费、违规开展小语种培训收费,在职教师不得参与或组织有偿补课,不得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场地或学生信息;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、电子学生证、教育App,教学用统一App不得收费。
在退费与公示方面,规则清晰透明:学生退学、转学或请假的,除已终结的代收费项目外,其他费用按月退费(学年按10个月计算);中途转入学生按实际在校月数收费,不足1个月按1个月算。各学校需在招生简章、校园网、缴费处等醒目位置,公示收费项目、标准、自愿收费项目及投诉电话,营利性民办高中调整学费或住宿费,需提前60天公示并征求家长意见。
责编:刘洋 编辑:邱梦
来源:长沙教育、湖南日报